发布于:,更新于:

《蟲師》:屏息沉气,在喧嚣中前行。

其实这篇文章算是观后感一类的东西,本来试图想写一篇“漫评”,但是看到漫言中有人写到的这篇:自然与生命的原初形态:漆原友纪创作观浅谈,属实是了解到自己的学识浅薄与自不量力,感动之余夹杂着无奈之情只好写一篇看完《蟲師》之后自己对于其的感悟

《蟲師》标题图片

现实的喧嚣与束缚

其实早在看《蟲師》之前,对其就有些耳闻了。他的名字时不时会出现在一些“治愈番”的推荐名单上,让我不免有些在意。尽管现在的我是个高三学生,理应把学业放在首位,奈何身体不适长期在家休养,但是在家又无心学习,还被许多杂事缠身,为一些十分现实的问题所扰(比如搞服务器离不开钱一类的。。),无法理清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应该干什么,我就是在这种身心俱疲,混乱不堪的情况下去看的这部番的。


《蟲師》:自然与生命的调和

《蟲师》是漆原友纪在讲谈社《月刊 Afternoon》上发表的漫画作品(1999 年开始连载,2008 年完结)。以云游蟲师银古为主角,采用单话完结的形式讲述了约五十个与「蟲」有关的奇幻小故事。

漫画在连载期间先后被动画化(2005 年 TV 版一期,2014 年续篇及特别篇 3 部,长滨博史导演)、真人电影化(2007 年,大友克洋导演),原作单行本也销量不俗。

没有曲折起伏的情节冲突,也与现代文明无涉,蟲师的世界排除了复杂的政治社会网络,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还原到简单的村落家庭单位,劳动形式也以打猎捕鱼、耕地织布为主。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似近实远,像遗失在东洋社会转型时期的原生风景。

银古与其说是主人公,不如说是蜿蜒在辽阔地表上的一位向导,用丈量大地的方式引领我们走进一个朦胧而熟悉的时空,见证蟲与人与生态环境的万般牵扯。这里的一切如自然法则般顺理成章,动画旁白的嗓音低沉、缓慢而沧桑,像乡间祖母用粗糙的大手在民间传说的抽屉里拾取神秘片段讲给儿孙,又像大地母亲在絮絮回溯遥远时空中沉睡的记忆。

「在距今相当遥远的过去,曾有一群低等、奇特,外形完全异于常见动植物的生物。自古以来,人们对此类异物心怀畏惧,不知何时起,将之统称为『蟲』。」

动漫截图

动漫截图

蟲不同于普通的昆虫或菌类,并非所有人都能用肉眼见到。它们如同生命体的原初形态,有大有小,形态各异;有的随四时迁移或生命周期变化而改变样貌与习性,有的在某处扎根,附着于其他生物体表,更有甚者蛰伏其他生物体内,等待某个特定时刻的到来。

《蟲师》的中心在于告诉我们,在周围一切看不见的空间里,隐藏着无数和蟲一样的生命体,它们不高于人类、也不低于人类,和人类一样,是生命的另一种形态。

蟲浮游于天地,遍布生物圈的各个角落,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灾害,人体出现的异样症状都是其所为,它们虽不具备主观情感,没有善恶之分,却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与人发生关联,影响人的生活与生产,带给人疾病、灾难、罕见的神力与隐患。

摘自漫言:自然与生命的原初形态:漆原友纪创作观浅谈(想要对《蟲師》有更多的了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个人感觉写的真的很不错)

对《蟲師》的观后感

“蟲”与自然与人

就像上方摘自漫评的文章节选说的一样,《蟲師》是以云游蟲师“银古”的视角,去巡游一个有“蟲”存在的世界。其性质接近于“公路剧”,每一集每篇故事没有必然的连贯性,就算去打乱顺序看也不会有理解障碍。而每一集故事的主角实质上也不是“银古”这位蟲师,而是被“蟲”所扰的人们与“蟲”。或因蟲沾染怪病,或因蟲引发灾害,或因蟲产生奇妙的生态现象,或因蟲获得奇异的力量。。。蟲师的职责便是除去那些招致异象的蟲,使其不再侵害人类。但是尽管蟲师有着去除蟲带来的影响的知识方法,但是究竟是否去治疗,是否能够接受,还是要由当事人去决定。

“蟲”究竟是什么?在第一季第一集主人公“银古”便对其做出了解答:

简略的说,如果把四指看成动物,拇指看成植物,那么人就在中指的指端,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越往手的里侧,生物就越低等。生活在心脏附近的,就是“蟲”,接近生命原体的生物。 ————银古

正因如此,绝大部分的“蟲”是无没有意识的,甚至不被部分人发掘,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看到他们的存在,其行动都是根据自身的习性进行。尽管如此“蟲”还是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或好或坏。其他的蟲师都会选择“灭蟲”去作为保护人类的手段,而银古却只是把蟲驱逐出去,不让他们再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沾染了蟲的人们多种多样,有因为不好的习惯被蟲上身的,有遭遇不幸被蟲寄生的,有生来便是沾染了蟲的体质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厌恶蟲所带来的影响,或不自觉的被蟲操控,走向消亡。尽管如此,银古依旧对患者这样说:“你没有错,蟲也没有错,只是自然规律如此,不要怪它。”。

银古主张万物都遵循自然之理繁衍生息,这种规律是神圣不可违的。若是能够治疗的人,银古便会尽力帮忙,但帮忙除掉病害是次要的,更为主要的,是提醒人们控制自己的习惯,遵循自然之理,避免再受到蟲的侵害。

“蟲”与现在与将来

这种认知在现代看来或许有些封建老套,《蟲师》中虚构的“蟲”的存在,及其带来的影响或多或少都有些民间传说的影子。

《蟲师》的时代背景与地点都未做严格限定,漆原友纪也称,使用「某时某地」这种物语展开方式更能灵活发挥。换句话说,也更贴近于民间传说的叙述方式。————摘自漫言:自然与生命的原初形态:漆原友纪创作观浅谈

类似这样的民间传说在中国也有不少,但大多都已被当作老一辈吓唬小一辈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主张科学认知的当下似乎没有那些毫无论证的民间传说的容身之地,但是在我看来“蟲”,或者说银古治“蟲”的想法,应是延传至今的。

“蟲”作为最接近生命原生体的存在,是最近“自然”之物,若把“蟲”当作自然本身去看待,那么《蟲師》中那虚幻与现实交杂的世界便不会显得太过遥远。或被难医之疾所困之人,或因灾害妻离子散之人,或身不由己四处飘荡之人,各种各样的人在现在的时代中也有其身影,过的多多少少都有些凄惨澹然。似乎是没有做错什么,亦或者做错了什么不知如何去补救。那么,不妨尝试下这样想:“你没有错,它们也没有错,只是自然之理如此,不要怪它们。”或许会被称作是逃避的借口,但执着于此并不能改变什么。沉下心来想想,还有什么是能做的,为了现在,为了将来,也为了自己。

“蟲”与现代与自然

若将像上篇那样将“蟲”作为“自然”本身看待,那么对人与“蟲”的相处方式映射到现实中人与“自然”的相处,也可做为一种映射参考。多数蟲师会将蟲“斩草除根,以绝后患”,主人公银古却主张与蟲平和相处,彼此互相不去干涉即可。遇到蟲患,了解其蟲的习性,将其驱逐,并告诉当地的人避免蟲患的方法,安置好异常的蟲,便起身离去。相比之下,我更加赞同银古的做法。并非出于佛系大义这种空大的出发点,只是这样人与蟲平和相处,才是长远之道,仅此而已。

反观现代“人与自然”的相处,尽管作为当代热门的话题,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往往因为利益熏心,顾近不顾远,如今依旧是一大问题。因人类破坏环境而对人类造成伤亡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依旧是一大论点。若把“蟲”看作自然,那“蟲”带来的利弊也可看做自然带来的好处坏处。若执着于“蟲”带来的奇异的力量而执意不放,或因“蟲”危害了自身就斩草除根,都是不可取的。要从“蟲”的角度出发,了解其为何如此,有何习性,并对此进行相应的措施,万物存在都有其理,保持其平衡不被打破,便是长期与“蟲”共存之道。


不可思议的“缘分”

既然在家无心学习,那只好捡起一些老番去看,却意外发现像之前写过《水星领航员》的一篇观后感,还有还在咕咕咕没写但是已经看完的《地狱少女》,都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作品了,而且不可思议的都同在2005年出版的第一季动画。同在05年出版的还有《灼眼的夏娜》,京阿尼的雏鸟作《AIR》等知名作品。让我不得不感慨05年又是一个动漫的黄金时代,对网上一些“日本动漫在倒退”的言论可能多多少少也有些赞同感。

另外在上面提到的三部作品:《水星领航员》,《地狱少女》,《蟲師》,更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他们的主题偏向各不相同,一个是悠闲自得的“百合日常番”,一个是探究人性的“都市传说”,一个是混杂了梦幻与现实的“公路剧”。可以说他们完全不同,不管是从番剧的主题,情节的设计,情感的挥发等等角度去分析,似乎都没有什么共同点。但是在我看来这种千姿百态的盛况,才是对“动漫”这种富有创造力的文化载体的体现。

对当代动漫的思索

反观近些年来,“异世界”和“龙傲天”一类的番剧频出,卖黄卖腐的动漫盛行。不得不承认其中也有好的作品,也不得不认同也许现在的时代观众更喜欢这一套。但是这种“同质化”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现象。只有富有千姿百态的花的花园,才有更多的人驻足欣赏,对于动漫也是如此。喜欢的食物吃的多了也会恶心,一时兴起的类型看的多了一样会审美疲劳。

但这种现象归根究底究竟是因为谁而造成的?是日本业界本身就想如此?还是全世界的观众就好这口?或是因为快节奏的社会让人们无法沉下心来去品味“艺术”?亦或因为所谓“动漫”已变急功近利的资本变现的工具?不管如何,我相信这种现象并不是好的。“动漫”是极具创造力的文化载体,反而言之“创造力”既是动漫的艺术之根。或许对创新的挑战风险十分之大,对现实的因素有种种顾忌,稍有不慎便会失败,被冠以“烂作”之名惨淡收场。但倘若惧步于此,没有任何一个人愿为动漫注入新鲜的血液,那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腐烂坏死。我相信这是每一位动漫爱好者乃至动漫制作人都不想看到的。

那么作为动漫爱好者的我们,究竟能做什么?或许我们改变不了现状,也没有能力去创作心目中理想的动漫,但我们可以去选择,去理解,去相信。遇到心目中的佳作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遇到烂作不要急于去否定,或看过几轮花开花落,只愿相信来年的花儿会开放的更加耀眼。不要败于现状,选择去相信,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作品诞生,相信终有春暖花开之时。


结语

如果说看完《蟲師》给我带来了什么,那第一念头想到的就是对过去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万物自有其遵循之理,被俗称为“天命”之物或许无法违逆,名为“时光”的大河依旧无法复返,但是能有如此恬静的过去,为何不能期盼美好的将来呢?或许现在依旧被俗世所累,但只要屏息沉气,在喧嚣中前行,终有春暖花开之时